唐代诗人与僧人

陈荣安 2015-01-07 18:26

 唐代举国崇尚佛教、道教,诗人自然与僧人、道士有往来,从而留下涉及其踪迹的诗篇。

 有的赞誉僧人高超琴技,如大诗人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中提到法号叫仲浚的和尚擅弹琴。前六句写琴声骤起,如千山万壑的松涛滚滚,撼人心肺;继而琴声表现流水时,使听者的精神为之洗雪,如痴如醉;弹琴结束,琴声的余音和山寺傍晚的钟声还在一起共鸣。

 这首诗的用意是称赞僧人的娴熟高超技艺,借千山万壑的自然音响描写,再现僧人琴曲中的音乐形象。

 这位僧人还善于作诗,李白在另一首《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诗中赞叹仲浚法师的诗才“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又云:“今日逢支遁, 高谈出有无。”

 僧人修炼的禅院清幽静谧,往往引发诗人称羡。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写《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诗中的山是指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这首诗寄赠全椒山中道士,由“念”字一线贯穿,引出形象鲜明的道士生活图画,流露出向往隐居的闲适情趣。

 诗人常建也是一样,他的《破山寺后禅院》写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的前四句对清晨禅院清幽景物的描绘,极写一派静寂冲淡意境。第五句写明净的山色使飞鸟自然地欢悦,第六句写清澈的潭水可以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

 诗末两句写僧人举行宗教仪式时,常奏寺院常设的钟和磬(乐器)以烘托气氛,而自然其他的声响都好像消失了,宛如仙境。

 刘长卿也羡慕禅院给人静虑澄心的境界,他的《寻南溪常道士》:“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首诗写作者寻访中一路所见到的幽静景色,表现出常道士闲淡的生活情调,和诗人对这种情调的喜爱。

这首五言律诗构意细密,清深洗炼,而且气韵流畅,音调谐美,在诗坛上颇负盛名。

据《新唐书。艺文志》载,刘长卿诗集当中的五言诗占十之七八,誉为“五言长城”。

有的诗人仕宦失意,从佛教禅宗那里以求得精神解脱。柳宗元在唐顺宗时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心情一直郁闷不得志,在寺院静心听禅经受到启迪,感到悟“道”的快乐。诗人由此写出《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诗中禅经是指佛教中禅宗的书籍,宣示静心澄虑、离尘脱俗的道理。前四句写诗人去禅院读经时的虔诚。五、六句点出佛学中的真理有些是与儒学同源相通的,但一般人不懂得这一点,而去追求其中荒诞不经的东西。七、八句写诗人已启开悟性,希望以佛学和儒学暗和的遗言来修养心性,使自己能找到一条达到精粹、成熟的道路。诗末两句是说,由于心中很宁静,能在眼前景物中领略到生活的真谛,而感到一种悟“道”的快乐。

柳宗元悟道得真谛,他在《送僧浩初序》中说得十分深刻:“吾之所取(于佛)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

唐诗中还有涉及国外僧人的,如翰林学士钱起的诗。他于大历年间任朝廷太清宫使,送京城长安的日本僧人回国时写的《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首诗对日本僧人不怕艰苦远渡大海,来到大唐帝国取经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诗人从大海景物着笔展开联想,思绪如海天阔远,而送别的情谊又一线贯穿。

诗中的前两句,“上国”指唐帝国,“随缘”是佛家语,指身心受外界事物之感触称为缘,随其缘而起动作行为谓之随缘。“来途”是指日本僧人前来经过的路途。三、四句极言途经沧海之远阔。“去世”,佛经重意念,称人居法舟有如离开尘世一样轻快。

据《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无上法船,济诸沉溺。”诗中的“法舟”即指佛法庇护之舟。诗人用此称谓,是对日本僧人所乘船的美称。第五句中的“水月”为佛典语,据佛经《智度论》:“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句中的“禅观”犹言禅理、禅论。第六句是诗人想象僧人在归舟上诵佛经,连海中的鱼龙也会为他祈祷平安归去。句中的“梵音”指佛经,唐代佛教是从天竺(今印度)传来,所有经典皆译自梵文。第七句中的“一灯”喻佛理,据《维摩诘经》载:“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第八句就是对“一灯”佛理涵意的普及推广。

下一篇:禅诗之妙
上一篇:黄袍佛国里的国宝:泰国玉佛寺里看玉佛
相关文章
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