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与正知

佚名 2014-05-28 09:25

    有四种正念,即:一、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二、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三、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四、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正念必须沉入气息中。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记禅修的目标;它持续不断地将心保持于目标。正念的现起(或现状),是守护着心或守护着禅修目标,使烦恼无隙可入。因此,与正念相应的心理状态,不会受到烦恼的压制。正念的另一种现状,是使注意力与目标正面相对。正念的近因(或足处),是对禅修目标强而稳固的想或四念处。有四种正知,即:一、有益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二、适宜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适合做的智慧。三、行处正知:经常专注于修行止禅的智慧,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包括在内。四、不痴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缘及它们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这包括了所有的观禅。正念,通常与正知同时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观智。当禅修者的正念与正知都强而有力时,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容易成功。在禅修的过程中,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强。当正念与定力强的时候,正知也会强。相反地,正念弱的时候,定力就会弱。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谛相应.三摩地经》中开示说: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没有正念的话,定力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什么,当正念与定力比较弱的时候,正知(智慧)就无法生起的理由。一、有益正知——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有利益的,什么是没有利益的。二、适宜正知——清楚地了解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三、行处正知——清楚地了解,处在一切姿势当中所用的修行方法。四、不痴正知——以观智清楚地了解究竟名色法,这就是观禅。在此,前两种正知不是禅修,第三种正知就是止禅,第四种正知就是观禅。因此,如果你修行止禅,就是在修行第三种正知,你必须在一切的姿势,即:行、住、坐、卧当中专注于禅修的法门。如果能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势当中专注于禅修的法门,你的定力就会进步。在《清净道论》中,提到有助于禅定力的十一件事:一、保持洁净——意思是你应当保持,你的身体、指甲、衣服等清洁;二、善巧于相——意思是你应当善巧于,了知所修行法门的预备相、取相及似相。例如:安般念的禅相、地遍的禅相等;三、平衡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四、有时候抑制心——意思是,当你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太强时,你应当抑制你的心,并且着重于开展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五、有时候策励心——意思是,当你的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太强时,你应当策励你的心,并且着重于开展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六、借着信心及悚惧智,来激励无精打采的心;七、以平等舍心,来看待因果报应的事件;八、避免与散乱者来往;九、常与有禅定者来往;十、思惟禅定与解脱的利益;十一、使心倾向于修行禅定。因此,你可以实行上述这些方法,来提升你的定力。在《中部.算数师目连经》里,佛陀说:比丘,你应当具备正念与正知。走路往返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向前看与向旁看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屈伸肢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穿着袈裟及携带大衣与钵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吃饭、喝水、咀嚼食物与品尝味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大小便利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言谈及沉默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完全的正知。于此,举出《迷惑冰消》的《禅那分别》一章里,对有关行走及看时的正知的解释。对于在其它动作里的正知,应以相同的方式理解。一、有益正知:于此,行走的正知,是在想要向前走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也即是说,能够如此于有益及无益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这么走会怎么样?是否有益?而不会在那想走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走。向前看及旁视的正知,是在我应当看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而不会在那想看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看。在此,取难陀尊者的真实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因为世尊说: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东看,他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东看:在我向东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正知)。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西看向北看向南看向上望向下望向中间方向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中间方向看:在我向这些方向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于此,有益正知,是从正法的角度来看,在见到佛塔、菩提树、僧团、众长老、不净等时,善心的增长,因为在见到佛塔或菩提树时,取佛陀为目标而激起了喜悦。同样的,在见到僧团时取僧团为目标,而激起了喜悦。然后,再观照该喜悦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

      在见到诸长老时,他遵照他们的指导。而在见到不净时,他取该不净为目标,培育了初禅。然后,再观照该禅那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这是为什么说,见到这些事物是有益的。二、适宜正知:是在走路时,能够于适合与不适合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例如:首先,在见到佛塔时是有益的。但如果有一大群在家人,为了进行大礼拜而前来聚合,四处游走着,极尽能力把自己打扮得像是画像的男女众。此时的比丘,就可能对可喜所缘生起贪,或对不可喜所缘生起瞋,或由于缺少省察而生起痴。那么,他就会犯了身体的接触,或会产生对梵行的障碍,如是,佛塔那地方是不适合的。在没有上述的任何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菩提树的情况,也是如此。见到僧团是有益的。但如果大众前来,参加通宵聆听弘法,而在村里建了一座大殿堂,在该处又有一大群人及上述的障碍,那么,该处是不适合的。在没有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被群众围绕着的诸长老的情况,也是如此。见到不净是有益的。而以下这个故事会说明其含义。据说,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和一位沙弥去取牙签。当那位沙弥,离开道路而继续前走时,他看到了一具不净的尸体。于是,他培育起不净初禅。然后,再以它作为观禅的基础,观照诸行的无常、苦、无我,而证得了三果阿那含。当时,他继续站着专心修其业处,以便证悟四果阿罗汉。由于那位年轻的比丘见不到他,所以即呼叫:沙弥!那沙弥心想:自从出家那天起,我不曾在和比丘一起时被叫过两次,所以,我应当改天才培育更高的成就。于是,他即回应道:什么事,尊者?”“过来。他即刻照办。然后,沙弥说:尊者,先向我刚才走的方向走过去,然后站在我刚才站的地方,面向北方看一看。该位比丘照着办,而且也达到那位沙弥所达到之境。如是,一具不净的尸体,为两个人带来了益处。虽然这是有益的,但女性尸体是不适合男人的,而男性尸体是不适合女人。只有在都是同性时,才叫适合。如是,选择适合的称为适宜正知。三、行处正知:这是指,不舍弃禅修业处。所以,那些以诸蕴、诸界或诸处为业处的人,应当在行走、向前看及旁视等动作时,专心修其业处。而那些以遍处等为业处的人,则应当保持他们的业处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来进行这些动作。例如,比丘在选择有益正知及适宜正知之后,又从四十种禅修业处当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而在行走托钵时把它带着。为了令这一点更清楚,应当明白以下四项:(1)有一位比丘在托钵时,把他的禅修业处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2)另一位比丘,没有把禅修业处带去,但把它带回来。(3)另一位比丘,没有把禅修业处带去,也没有把它带回来。(4)另一位比丘,把他的禅修业处带去,也把它带回来。于此,(1)有比丘在白天于行走及坐着时,清净自心,令之不受能产生障碍的种种事物干扰。在初夜时也是如此。在中夜时他睡觉。在把后夜的时间,用于修习行禅与坐禅之后,他实行清理佛塔平台及菩提树的平台,给菩提树浇水,以及准备好饮用及清洗的水。然后,他尽早完成记载于《律藏》犍度里、应对戒师与教授师等执行的一切任务。在照顾自己的身体所需之后,他进入自己的休息处,用两次或三次坐禅的时间热身,把心紧系于自己的禅修业处。到了托钵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起身。拿了自己的钵及袈裟,他从自己的休息处出来,走去佛塔平台,保持自己的业处于心中。如果他的禅修业处是佛随念,他即没有把它置之一边地直接走进佛塔平台。如果他的禅修业处是其它,他应该停在阶梯下,将它视为拿在手中的东西般,把它置于该处。在取佛陀为目标而获得喜悦之后,再走上佛塔平台。如果该佛塔很大,他应该右向佛塔地绕它三圈,及在四个地方顶礼。如果它是小的,他应该同样地右向佛塔绕三圈,及在八个地方顶礼。在礼拜佛塔之后,当去到菩提树之处时,他应该犹如当着佛世尊面前,谦恭地顶礼菩提树。在如此顶礼佛塔及菩提树之后,他去到放下自己的业处之处,犹如提起留在那里的东西一般,拿起置于该处的禅修业处。而在接近村子时,他把自己的禅修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穿好袈裟,然后再进村托钵。人们见到他时,说:我们的尊者来了。而向前去迎接他,接过他的钵,让他坐在食堂里或屋子里,然后供养他粥。在帮他洗好双足之后,他们用油涂之,然后坐在他的面前等他用完粥,再发问题或听他说法。诸论师说:即使居士们没有要比丘开示,他都应该为了帮助众居士,而开示佛法。因为没有任何佛法开示,是与禅修业处无关的。所以,在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开示佛法之后,他用餐及为他们祝福。在离开时,虽然比丘叫他们不用跟来,但他们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在到达村口时,比丘叫他们回去,然后继续走。当时,先比丘离去,而在村外用餐的众沙弥及年轻比丘,见到了他。即走向前去迎接他,以及接过他的钵和袈裟。据说,古时众比丘在执行任务时,并不会看长老比丘的脸,不看他是他们的戒师或教授师,而只照着到来的次序实行。他们问他:尊者,这些人是您的什么人?他们是您的母系亲戚或父系亲戚吗?比丘回答说:你们是见到了什么而如此问?”“我们见到了,他们对您的亲切感及恭敬。”“朋友们,对于父母亲难以做到的事,这些人都向我们做了。甚至我们的钵和袈裟,都是来自他们。由于他们,我们在恐惧时期不觉得恐惧,在饥饿时刻也不觉得饥饿。没有人能像这些人如此有帮助。而在走着时,这个比丘一直说居士们的美德。这种人,称为把禅修业处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

下一篇:《正念之道》推荐序
上一篇:“正念心理学”的发展
相关文章
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