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朝拜五台山的传奇故事

佚名 2015-07-07 09:59

 

            

 虚云和尚朝拜五台山的传奇故事

作者:肖雨   来源:《五台山研究》 

    近现代以来,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的僧侣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禅门五宗的“中兴之祖”虚云和尚。

 

   虚云和尚自出家之后,就修苦行,磨练毅志,读经论,领会义理,修禅定,明心见性。一生以光大宗门、续佛慧命为己任,百余年如一日,精进不怠,相继修复、重建、振兴了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鼓山涌泉寺、韶关南华寺、云门山大觉禅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六大祖庭,重建了大小寺院庵堂88处,历坐一十五个道场,弘法布道,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身兼禅门五宗,为妙莲座下的临济宗第43世、耀成座下的曹洞宗第47世;又遥承良庆和尚法脉,为法眼宗第8世;遥承兴阳词铎法脉,为沩仰宗第8世;遥承己庵深净法脉,为云门宗第12世,为禅门五宗培养了数以百万的续法弟子。因此说,他是近现代以来禅门五宗的“中兴之祖”。就是这样一位满腹经论、彻心悟性、名被中外的禅宗宗师,为什么还两次至五台山朝山礼佛呢?

 

   明清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到光绪年间,五台山还有青、黄二庙124座,汉藏僧人2000余名。既有汉传佛教的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和禅宗的临济宗、曹洞宗,还有藏传佛教的达赖派、章嘉派等,仍为汉地著名的的汉藏佛教圣地,且保存了自唐以来历代的寺院、古塔、彩塑和汉藏佛教音乐,故有“五台山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五台山是中国古塔艺术的展览馆”、“五台山是中国彩塑艺术的博物馆”、“五台山是中国佛教音乐的艺苑”和“五台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缩影”之誉。这就是说,五台山那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艺术和纯朴的道风,历来就强烈地吸引着中外僧人和游客至五台山巡礼求法、参观考察。如唐代时的中外僧人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的。

 

   《文殊经》云: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超四果圣人,为近无上菩提者。

 

   又《般涅经》云:

   若闻文殊名,或见形象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称念文殊名者,设有重障者,不堕阿鼻极猛火处,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这就是说,至五台山朝拜文殊,念文殊名,不仅可以不堕恶道,不堕阿鼻极猛火处,往生极乐净土,而且还可以得到无上菩提。虚云法师三步一拜地至五台山朝拜又是为了什么呢?

   岑学吕的《虚云法师年谱》云:予割爱辞亲,出家二十余年矣,道业未成,随风飘荡,心生惭愧,欲报劬劳,拟再朝南海,北礼五台。

同书还说:我出生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

   又,虚云法师还向路遇的五台山秘魔岩文吉禅师说:

倘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先生,以酬救助之德。

    看来,虚云法师朝拜五台山的目的是:消除自己未尽孝道的业障,超度父母早日往生净土,自己早证菩提。正因为他有这三大誓愿,才发心朝拜五台山。光绪八年(1882年)七月初一,虚云法师偕遍真、秋凝、山遐和觉乘四位禅师,从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法华庵起香,背着朝山袋,拿着香凳,三步一拜地离开普陀山,渡海来到宁波,拜至湖州,稍事休息。继至苏州,再抵常州时,遍真等四位禅师,起香时觉得新鲜有趣,信心十足,老老实实地三步一拜的行进,走了一、二百里路,就觉得腰酸腿痛,脚上打了水泡,吃不消了,就渐渐退出了这一行香跪拜行列。见此情景,虚云法师的心情也十分矛盾,怕苦怕累,畏葸不前呢?还是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呢?孝心、信心、精进心,强烈地鼓舞着他,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不到五台山誓不罢休。于是,虚云法师仍然坚持着三步一拜地孑然独进。当他到南京时,还去幽栖寺,口念真言,左绕三圈,右绕三圈,头面礼足地礼拜了禅宗祖师法融和尚灵塔。之后,他渡过长江,卓锡于浦口狮子山寺,稍事休息,准备过年。春节之后,又从狮子山寺起香,经苏北,入河南,过凤阳、亳州、昊陵、嵩山、少林寺,至洛阳白马寺,晓行夜宿,风雨无阻。一心念着文殊师利菩萨名号,什么苦乐饥饱,腰酸腿疼,都被遣到念外,一点也不觉得劳累疲乏。

 

   如是行,如是拜,如是念,不觉到了寒冬腊月,即至黄河铁卸度,又过光武陵,初一住店,初二渡过黄河。当船停泊于岸边时,夜幕已经降临,四处也无人烟,道路也不熟悉,虚云法师不敢走了,就在路边的一个摆小摊的茅棚里歇下。这个茅棚太简陋了,四处也无遮拦。所以,他只好跏趺而坐。夜深了,人静了,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寒气袭人,冻得浑身哆嗦,顿时,他睁开了眼睛,举目四望,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雪深盈尺,无路可行,更无过往行人,怎么办呢?走吧,雪里无路,也辨不清方向;在吧,只好席地趺坐,挨饿受冻。走呢!在呢!掂量了半天,觉得还是不动为上策。于是,他就蜷伏一角,枯坐念佛,饱受饥寒。起初饥寒也不萦念,时间长了,雪下得愈大了,身冻得体温下降了,饿得肚皮贴着后背了,饥寒交迫,体力不济,唯有一息,正念不忘。一天,两天,三天,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饥,冷寒饿冻,折磨得他昏迷了。初六午后,大雪停了,太阳露出了半个影子,虚云法师微微睁开了眼睛,想站起来,他已冻得疆了,不能动了。他咀唇哆嗦着,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四处也无一个人影,怎么办呢?就这样等着冻死吗?离五台山还远哩,孝道还未尽哩!我不能死,我不能死,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快快救救我吧!口念心念,文殊圣号不断地念。

 

   到了初七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位丐者。他见虚云卧在雪中,走近便问,但虚云的咀唇已经冻得发青了,不能说话了,只好用两只眼睛乞求似地望着他。聪明的丐者,知道是冻伤了,便拨开身边大雪,点着围棚草,慢慢烤着,顺便煮着黄澄澄的小米稀粥。饭熟了,虚云法师也苏醒了。丐者,见状,心生欢喜,便令吃饭。虚云法师早就嗅得一股香喷喷的气味,遂一口气吃了几碗,顿觉肚饱身暖,死而复生,遂问丐者:“从何而来?”丐答:“从南海来。”云问:“到哪里去?”丐答:“朝五台。”云问:“尊姓大名!”丐答:“姓文名吉。”云问:“往何处去?”丐答:“来自五台,回长安去。”云问:“既是五台,寺中有往来否?”丐答:“人皆识我。”云问:“此往五台,路经何处?”丐答:“由孟县、怀庆、黄沙岭、新州、太谷、太原、代州、峨口,即到五台山了。若先到秘魔岩,此处有一位南方僧人,名叫清一,行持甚好。”云问:“此间到山还有多少路程?”丐答:“2000里。”稍停片刻,丐问云曰:“你拜名山有何希求?”云曰:“生不见母,以报亲恩。”丐问:“你背着行李,路远天寒,何时才能到呢?劝你不必行香了。”云曰:“誓愿早定,不问年月远近,什么时候到了就算什么时候吧。”丐曰:“你愿难得,现今天气好转了,但雪还未化,无路可寻,你就向着我的足迹去吧!此去20里是小金山,再20里是孟县,有寺可住。”出门在外,孤身独影,天寒地冻,雪中栖身,几乎送了云师生命,幸遇文吉善人,救了一条人命。云师感激不尽,就要跪倒瞌头,文吉见状,遂曰:“雪太深了,不要拜了,我已心领了。”云师揖别文吉,又背起了他那朝香袋,向小金山走去。次日起香,过孟县,至怀庆(沁阳)洪福寺挂单。寺中长老名叫德林,心地善良,面目和蔼,言语相契,接待殷勤,至诚恳切,挽留云师过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佛家也同俗家一样,都要合家团圆,张灯结彩,欢天喜地的庆祝一番。洪福寺来了一位同参,85岁的德林老和尚格外高兴,一是为了庆贺春节,二是为了预祝云师拜香朝山满圆成功,便以相当丰盛的素斋,欢欢喜喜地招待了这位与众不凡的孝僧。虚云法师感激全寺僧众对他的热情款待,更感激德林老和尚对他这拜香朝山行动的赞扬。他把大家的赞扬化成了鞭策自己的行动,于是,就在大年初三早晨,背起朝山袋,拿着香凳,告别了德林长者,由洪福寺起程拜香,于光绪十年(1884年)又开始了他那朝山行动。当他抵达怀庆府时,天色已晚,即至城内小南海,但该寺不允留宿,只好至城外道边露宿。春寒地冻,寒气袭人,致使腹部剧烈疼痛。忍着腹痛,次日仍在拜行,晚上发生了冷病。初五痢疾,仍然坚持拜行。日复一日,痢疾不止。一直挺到正月十三日拜到黄沙岭上时,怎么也支持不住了,只好在一座四面透风的破庙中歇下。但不想吃饭,肚里还在叽哩咕噜地打架。他,既肚痛,又下泻,一天十余次,弄得浑身无力,起动不得,也没有一位过往行人,搭救搭救,云师只有坐等待毙了,但他毫不灰心,连一点悔念也没有。如此这般,直到正月十五日夜晚,忽然发现庙的西墙下边有人燃火,疑念顿生,莫非有匪徒歹类不成,注目细看,原来是救命恩人文吉,遂心生欢喜,便呼文先生。先生闻声,执火来看,遂曰:“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呀?”云师一五一十地向文吉说明了别后经过。文吉坐在他的身边,一边安慰,一边端着一杯开水让他喝上。一口开水,一股暖流,口口开水,股股暖流,流遍了云师全身,温暖了云师之心。是夜,二人相依,彼此高兴。云师觉得身心清净,病也没了,力也有了,天上的月亮也圆了。十六日,文吉把云师拉痢疾弄脏的衣服洗净,并令云师换上衣服,还给了云师一杯药,让他吃上。十七日,云师吃了两碗黄米粥,出了一身热汗,觉得身心轻快多了。十八日,云师感谢文吉曰:“两次危险,都蒙先生相救,真是感恩不尽。”吉曰:“区区小事,何必挂齿?”云师问:“你从何处来?”文吉答:“从长安来。”云师问:“向何处去?”文吉答:“回五台山。”云师曰:“可惜我病初愈,又是拜行,恐怕不能追随先生同行。”文吉曰:“看你从去年腊月至今,拜路不多,哪年才能到呢?你身体不好,决难拜行,我看不拜也行,朝礼不亦一样吗!”云师答:“先生好意我领了,但我誓愿已发,不能失言。任他百难当前,我也非到圣境不可。否则,死亦不敢退愿。”文吉曰:“你孝心坚固,十分难得,我今回山,也无什么急事,我愿替你背负行李,伴你行程。你但前拜,轻累许多,心不二念。”云师曰:“若能如此,先生功德无量,倘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先生,以酬救助之德。”文吉曰:“不敢当,你是孝子,我是顺便,不必感谢。”

 

    文吉被云师对佛教的信仰,对五台山的崇拜和对其父母的孝敬所感动,遂能发起拔苦与乐的慈悲心,一直侍候到他病愈,并代负行李,伴他于19日起程拜行。云师这下外无物累,内无杂念,身轻脚利,一心念佛,一日竟可拜行45里,故至2月底时,就到了太谷离相寺。以寺庙留僧不留俗,所以,文吉对云师曰:“此去五台不远,我先回去,你慢慢来。你的行李,不久有人会代送上山。”云师一听,感激之情悠然而生,当即取银酬谢,文吉坚决不受,恋恋而去。云师至寺吃了碗面条后,愈想愈觉得不可驻足,遂即行告辞,到街上寻找文吉。但已夜深人静,谁知文吉住在哪里呢?寻找不着,便乘着4月18日那皎洁的月光,星夜向太原府拜香行进。心急如火,日夜兼程,20日就到了狄村白云寺。

 

    白云寺是唐代著名禅师孚上座的道场,遂于此歇足一宿。次日早起,进城,瞻仰了极乐寺。21日出城,偶然遇到一位青年僧人,名叫文贤,贤师见云师威仪道风不同凡响,顿生倾服之心,便邀云至寺,留住十天。云师以至台心切,遂去告辞,贤师向云师送衣送物,云师不受,贤师只好十里相送,洒泪而别,时五月初一日也。之后,云师经阳曲,过忻州,于五月中旬至代州峨口白云寺。休息三天,又起香拜到圭峰山,云师瞻礼了秘魔岩、龙洞、狮子窝等处,觉得此处山水奇秀,风景优美,说之不尽,领略无穷。五月底,虚云法师拜香至五台山台怀镇历史悠久、建筑宏伟、佛像庄严的显通寺。显通寺僧人见来了一位信仰虔诚、行为规范、谈吐入法、知识渊博、道风纯朴的苦行僧,便热情地接待了他,安排他住在禅房。次日,云师早早起来,便在显通寺内参观礼拜。他见五台山的天格外蓝,五台山的太阳分外亮,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显通寺的七重大殿、五座铜塔和明代铜殿,显得更加宏伟壮观,古朴典雅,雕梁榱栋,庄严肃穆,金光灿烂,耀眼夺目,俨然是一座古刹精蓝。云师站在五座铜塔的塔基——妙高台上,向前瞻望,覆钵式的大白塔,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向后仰望,菩萨顶那“灵峰胜境”牌楼、百零八级石阶和红墙黄瓦的寺容,即刻映入眼敛。东看黛螺顶,犹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西望寿宁寺,好似一株万古常青的松树。五台山风景优美,景色如画,空气新鲜,气候清凉,确实是一片人间净土。虚云法师要在这佛国净土,为其父母超度亡灵,祈求菩萨保佑,早日往生净土。虚云法师在显通寺住下之后,便打问文吉,但合寺僧人也无知其人者。于是,云师就先到塔院寺、殊像寺打问。

 

    当至殊像寺时,就被年青的一位知客热情地接到客堂,寒喧几句后,云师便向知客打问文吉下落,知客一听,漠然不知,但说问问老方丈吧。老方丈在此多年了,对五台山的一草一木都晓得。于是,引着云师来到方丈院,面见能悟长者。能悟鹤发童颜,穿着黄色袈裟,正跏趺坐在禅床上,微闭着眼睛用功,知客向能悟介绍:“这位虚云和尚是从普陀山来的,他向老师父打问一位名叫文吉的僧人,在五台山哪座庙里?”能悟睁开双眼,上下打量一下虚云法师后,曰:“请师父坐下来叙话。”虚云法师坐在禅床边沿,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在途中两次遇难,两次都被文吉相救的情由。能悟听后,又打量了打量虚云法师,双手合十曰:“文殊菩萨化身也。”经老方丈一点,聪明的虚云法师默默思道:“文者,文殊;吉者,妙吉祥;各取一字,文吉也。”于是,虚云法师即刻下地,恭恭敬敬地向老方丈瞌了三个响头,曰:“明天,请师父允许我在宝地精蓝为已故父母做荐亡法会。”老方丈默然无言。见状,虚云法师马上想到《维摩诘经》上的“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

 

    殊像寺在显通寺西南凤林谷口北侧,距显通寺不到1里,始建于东晋初年,是五台山著名的古刹精蓝。以寺有古殿,供奉文殊大圣真容,故有殊像寺为“文殊祖庭”之誉。清代的康熙皇帝赞扬文殊彩塑“瑞相天然”,乾隆皇帝又说:“文殊师利无定相”,时而现比丘身,时而现居士相,时而现童子身。虚云法师看了乾隆皇帝这一诗句,不由地想起了文吉其人。因此,次日早晨在沐浴净身后,便早早来到殊像寺,等待合寺僧人为他已故父母做荐亡法会。这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祥云。虚云法师乘合寺僧人未进那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九脊歇山顶、雕甍高耸、巍峨壮观的大文殊殿前,先到祖师殿礼拜惠能祖师,次到天王殿又瞻礼了弥勒佛,还到伽蓝殿瞻仰了关云长时,能悟老方丈这位临济长者,穿着黄色袈裟,站在大殿门前,看着乐队奏着法乐,看着和尚唱着普佛歌辞,徐徐进入殿堂,分立两旁,虚云法师在亡灵牌位前面的跪垫上,面对“台怀第一大佛”——骑狻猊文殊像,双手合十跪着,当能悟长者进殿焚香,宣布孝子虚云为其父萧玉堂、其母颜氏的荐亡法会开始后,法乐齐鸣,经声琅琅,虚云默默祷念着:“弟子虚云,从普陀山起程,历时两年,经过五省,行程四千余里,三步一拜数千万次,默念菩萨名号数万万遍,幸得大圣两次相救,克服艰难险阻、冷冻病魔,方得瞻仰圣容,愿大圣慈悲,垂怜弟子,消已往愆,超度显考萧翁玉堂、母颜氏,早日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净土,接近无上菩提。”一遍,二遍,三遍,遍遍中肯,句句虔诚,念念发自内心。当普佛词曲快完时,能悟长者率僧众及虚云法师慢慢走出殿堂,普佛完毕。晚上,这位济临宗的长者能悟方丈还亲自率领合寺僧众,为这位同宗同参的虚云法师,又做了一次隆重肃穆的千僧斋,致使虚云感激铭心,还写在了自己的年谱之中。

 

   虚云法师在殊像寺做完荐亡法会后,精神轻松多了,但乾隆皇帝那句“文殊师利无定相”的诗句,老是系在心里,总想能够见到文吉,重重地感谢感谢,但五台山寺寺都有文殊,所以他就怀着思念与报恩的心情,到五台山罗寺、圆照寺、广仁寺、广宗寺、菩萨顶、慈福寺、普寿寺、七佛寺、集福寺、碧山寺、南山寺、镇海寺、龙泉寺等处的文殊菩萨像前进香祈祷,打问文吉,但总是踏破铁鞋觅不着。于是,他又下定决心,从五月二十二日起香,用了两天时间,三步一拜地到了东台望海寺,在星辉月朗的深夜,进入文殊殿,向聪明文殊上香,朝夕礼诵,打了一个禅七。后又至东台沿畔,巡礼了文殊灵迹那罗延窟。只因所带吃食用完,才于六月初一日,返回显通寺。初二日,虚云法师又起香,拜行,上华严岭,巡礼灵迹。初三日,又三步一拜地拜到北台叶斗峰,于灵应寺无垢文殊像前上香行礼、祈祷。同日,还拜到中台翠岩峰,在演教寺孺童文殊像前上香默祷。初四日,再三步一拜地拜到西台挂月峰,在法雷寺狮子文殊像前上香礼拜。初五日,返回显通寺休息。初七日,拜到南台锦绣峰,在普济寺文殊殿内智慧文殊像前上香瞌头默祷,又坐禅七天。十五日,返回显通寺。

他还参加了为期一月的六月法会,观看了藏传佛教寺庙菩萨顶、罗目侯寺举办的奉旨道场,各寺庙举办的纪念韦驮菩萨圣诞节、庆祝观音菩萨成道日和民间举办的“六月骡马大会”。六月底,虚云法师还至黛螺顶,礼拜智慧灯,第二夜看见北台顶有一团火,飞往中台落下,少顷分为大小不一的10余团。第三夜,又见中台空中有三团火,飞上飞下。北台也现四、五处大小不等的火团,上下飞动,过了一会儿,好象落在了北台之后。虚云法师在五台山2个多月,曾至台怀地区诸多寺庙行香顶礼,还至五座台顶,朝拜了五方文殊,在有的台顶上还打了禅七,又参加了五台山传统的“六月大会”,临走前还至殊像寺立的父母灵位前行香祈祷,愿早日超度父母往生净土。至此,虚云法师圆满完成了为超生父母行香朝台的举措。于七月初十,拜谢了文殊菩萨之后下山,朝五台山北土垂恒山走去。

 

   虚云法师在五台山行香顶礼两个月,不仅圆了行香朝山、超生父母的誓愿,也观看了五台山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和丰富的佛教文化,深有感触地说:“五台为清凉圣境,文殊放光,千丈寒岩,万年积雪,石桥横锁,楼阁悬空,则非他处所及,予以拜香期内,不及观赏,还愿已毕,稍微涉足,不欲灵山笑也。”“稍微涉足”,就是没有看到五台山的全貌,没有深入到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堂奥。

 

   在16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从浙江赤山起程,经镇江、扬州,朝礼了云台山。又入山东,巡礼了东岳泰山。还去牢山,巡礼了五台山高僧憨山大师曾经卓锡过的那罗延窟。旋到曲阜,礼拜了孔圣人的孔庙、孔陵后;虚云法师在途中,还遭到一位荷枪实弹洋兵的恸吓,遂急急忙忙的赶赴五台山,到殊像寺文殊菩萨像前拈香点礼、故显考灵位前行香礼拜,还去塔院寺、菩萨顶、碧山寺、显通寺等处行香礼拜后,本欲赶赴终南山,但因义和团反抗外国侵略的形势日炽,社会动荡不宁,又返回北京。虚云法师这次朝拜五台山,来去匆匆,恐怕还是他说的“行香毕”,“不及观赏”,“稍微涉足”,留下了终生遗憾吧!但对五台山来说,能有这样一位驰名中外、中兴禅门五宗的虚云大师两次至五台山拈香点礼,就给五台山佛教增添了不少光彩。

 

 

三步一普陀——太感人了!真佛子!

正觉寺法师三步一叩朝九华历时一年达800公里

 

 

下一篇:国宗局副局长蒋坚永赴五台山出席梦参长老寿诞并致辞
上一篇:老挝百岁僧王来华过寿
相关文章
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