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华夏寺庙文化网 2020-11-24 22:43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中国树王聚集地,千年古刹文殊寺。

文殊寺位于鲁山县西南部的四棵树乡平沟村,由于该寺建在海拔1112米高的俺窟沱山,又名“俺窟沱寺”。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文殊庵俺窟沱碑记》中,对文殊寺专门进行了描写,“鲁邑西南偏山坳之间,旧有文殊庵窟沱寺,白云为藩,青嶂为屏,绿竹映阶,银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无以过之”。可见当年文殊寺风光的优美和寺院的兴盛。

一、 关于文殊寺

在1800年的俺窟沱文殊庵碑记中,文殊寺还叫俺窟沱文殊庵,因为后面的山叫俺窟沱,才有了这样的称呼。在1845年文殊庵俺窟陀寺碑记中,原来的俺窟沱文殊庵一经“改故鼎新”,就成了文殊庵俺窟陀寺,还有就是“沱”成了“陀”,也许是为了向“佛陀”靠拢吧。

如今,俺窟沱山也不再叫俺窟沱山了,当地人管它叫“后祖山”,名字是越来越牛气了,但历史也慢慢被忘记了,俺窟沱也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俺窟沱也好,俺窟陀也罢,它们都是佛家味道浓郁的名字。

庵和寺有什么区别?

那么,文殊庵怎么改成了文殊寺? 树欲静而风不止,1845年“禅师寂典,欲改故鼎新,以瓦易茅”,既然“茅”之不存,庵焉能存?这,恐怕才是文殊庵演化为文殊寺的真正原因。当然,风也不只是从寂典禅师这儿刮起,至于什么“兵燹”,却没说清道明。

但圆成复修而起的,毕竟还是个草房子。40多年后,就是修修补补,补补修修,这草房子也早该成为危房了。所以寂典说他重修时的文殊庵“岁月遥深,风雨倾圮,神像墙宇俱已无华”(不知为何,寂典未提及圆成在嘉庆年间的修复工作,只说“国朝乾隆三十四年,又重修之。然皆茅次不剪,初无丹楹刻角之壮”,难道今天文殊寺东廊下的那块古碑,寂典也未曾见过)。

1845年,寂典把文殊寺重修得“美轮美奂”后,一场更大的灾难就接踵而至——白莲教在此啸傲山林。

1864年,僧格林沁拉着他的战马,挺进鲁山,要剿灭白莲教。

文殊寺所在的平沟村,离四棵树乡政府还有15公里,其偏僻是可想而知的。在过去,平沟村的孩子别说见汽车,就是牛车,也没见过。那时这山沟里,只有羊肠小道,啥都离不开背篓。现在的平沟村也只有四百来人,却有将近40平方公里的地盘,每平方公里才有十来个人,地广人稀,是人不愿居住的地方。但可别小看这里的生活标准呦,当关于文殊寺的得名,缘于它在历史上的神奇传说。相传远古时代,文殊圣母在此山上授传释迦、如来、弥勒、达摩,此山被称为中国仙山。文殊四弟子皆修炼成功,法力无边,文殊被尊为道中之鼻祖,世代受人顶礼膜拜。

不过,文殊寺的诞生,确实有个与佛家相连的传说。唐武宗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日本高僧慧萼从山西五台山请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自浙江普陀乘船回国,由于行船触礁,水现莲花,慧萼领悟观世音菩萨东渡日本“机缘尚未成熟”,于是祈祷应允在今浙江舟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由是成为观音道场。

慧萼带观音菩萨像,途经鲁山曾在今日文殊寺的银杏树下小憩。后人为纪念观音不肯去日本,就在银杏树下建起了文殊庵,并逐渐演化为今日的主殿供奉文殊,东殿供奉观音,西殿供奉鲁班。

为什么供奉文殊?当然有文殊乃四菩萨之首的原因。除此之外,文殊寺也清晰地记载下佛教东渡日本的路线: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鲁山文殊寺(主殿供奉文殊,东殿供奉观音)——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

在今天看来,鲁山还是个路难行的地方,但在唐代,杜甫“便下襄阳向洛阳”要走这条路,元稹要从这儿过“崔嵬分水岭”,孟郊骑马“十步九举辔”,还要走这条路,当然慧萼还要走这条路。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二、 关于银杏树

大厦之材,本出幽谷,远离人间,故不被斧斤,长成大物,堪为栋梁。

站在文殊寺山门前的广场上,抬眼望去,就是青石栏杆护卫下的文殊寺山门和飞檐走兽的灰瓦屋顶上,“冒”出的是参天的银杏树的枝丫与湛蓝湛蓝的天。

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之巅,群峰耸立,拱卫着这座古刹;10多亩大小的古寺,被遮天庇荫的5株2600多岁的银杏树覆盖去一大半(树龄实为4000年,因佛教创立距今2600多年,为配合佛说,所以银杏树年轻了千岁);山巅树下,人渺小得犹如蚂蚁,而山风荡来,梵音徐起,历史沧桑!2600多年前,那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呀!

五棵2600岁的古银杏树树高分别为25米、29米、27米、21米、20米,胸围分别为6.9米、5.4米、5.2米、4.9米、4.2米。前三后二,三雌二雄,缀连成片,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成为文殊寺一道特别的风景。时逢夏秋,五棵树各呈姿态,煞是好看——南边的三棵并成一排,树冠连为一体,似孔雀开屏。最东边的也是最粗的五六个人才能合抱的那棵是雄树,而紧邻它的,是一棵婀娜多姿的雌树,与之组成一对夫妻树。夫妻树的中间,冒出一棵小小的‘孩儿树’(也就一二百岁吧)。

三、 古碑

在文殊寺,有年头的不只是5棵银杏树,还有几块古碑。

它们承载着文殊寺的来龙去脉,也为珍贵。

此碑乃“大清嘉庆五年(1800年)碑”,是记者能够辨认的关于文殊寺的最早的文物遗存(当然那块漫漶不清、不能辨认的古碑可能是文殊寺年代最早的遗存,但文物价值因此被大打折扣),其大体内容如下:
《道汝州鲁山县僧会司俺窟沱文殊庵碑记》本庵去县正西七十里,有庵名曰文殊……卧羊之岭,高山之巅,老衲修行之地乃禅流演习之场所,至正四年(1344年)海印禅师创建。久经兵燹,殿阁崩摧,圣像倾颓,垣墙坍塌。至大天朝成化元年(1465年)本庵住持圆成并地主陈良发诚心,抽资工为一万方祈福之道场,□殿三阁……塑释迦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重修并金装神像文殊……大清嘉庆五年……
这碑,说明文殊寺还是有来头的。

《重修文殊庵俺窟陀寺碑记尝闻浮屠》有云:我今得佛皆文殊之恩劓。文殊乃道中之父母,而释迦、如来、弥勒、达摩等佛皆其弟子也(原文如斯)。故世之奉佛者莫不以文殊为鼻祖,不忘本也。

(来自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解说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河南鲁山文殊寺导游词

(编辑:鑫果)


下一篇:高清美图!雪后的博山正觉寺更加庄严
上一篇:江西于都车溪乡飞云寺“杨公殿”“地藏殿”举行开光法会
相关文章
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
返回顶部